1、智慧的痛苦

1.1、什么是哲学

关于哲学错误的看法:

(1)哲学是科学:它不具备一门科学知识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特征:普遍性和必然性
(2)哲学是让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理论学说都处在众说纷纭,莫衷一事的处境中。那么你想想学哲学会让你聪明还是糊涂
(3)哲学是讲道理的学问:哲学是讲大道理的,可是哲学这个大道理大到什么程度,大到没有办法去印证的程度。那么道理道理之间的冲突就变成没有道理
哲学往往被看做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工具,今天是这样一种政策,理论家们就要给我论证它的理论基础,非常完善的一套逻辑,过一段时间政策变了,还是这群哲学家,仍然还可以给你论证那套基础。不恰当的讲,可以把煤球论证成黑的,也可以论证成白的。
科学知识的对象 -> 现实性
哲学的对象 -> 理想性,带有乌托邦的性质,它是人们不满足于这个世界,而为它建立的一个理想世界,但每个人不同的时代社会和所处的环境,使人们对这个理想的境界理解不同
(4)哲学无用,无用只用,是为大用。所有学科都比哲学有用,但是是唯有哲学是自由的学问,因为所有的学科都有前提,都有它服务的对象,但唯独哲学是为了自身而被追求的知识。哲学是自由人的学问。哲学应该是人的精神家园

哲学的理解

哲学是希腊语philosophia : philos + sophia (哲学:爱智慧)。亚里士多德说,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神而不适合人,我们只能爱智慧。哲学和科学一样讲理性,哲学又和宗教一样,起源于终极关怀的问题。看起来哲学相比宗教和科学,处在一个有利的位置,但恰恰是这个位置,让它看起来很尴尬,为什么?科学讲这个世界,宗教关注另一个世界。哲学想把这两个东西打通,它既不能靠理论说服宗教,又不能靠信仰阐述科学。哲学给我们提供了一条一条解决问题的道路,没有任何一条道路通达到了智慧的顶点,但是每条道路都是一个典型

1.2、智慧的痛苦

哲学既然没有解决问题,为什么还要追问问题?
亚当是按照神的形象创造的,神把亚当安置在伊甸园,一个美丽的地方,哪里,到处都是结出甜美果实的树木。其中有两棵树,都有不同的作用,一棵是生命树,享受永生,一棵是知识树,里面充满着恶欲和邪淫。亚当唯一的命令是:“除了智慧树的果子,你可以吃任何你想吃的果子!”神在亚当陷入了沉睡,他取下他的一侧肋骨,形成夏娃。然后他把她带到亚当那里,亚当和他的新婚妻子感到了满足。亚当和夏娃被造的时候并没有邪恶的倾向,他们觉得不穿衣服没有什么不对。然而,这种情况很快就改变了。蛇是神所创造的所有野兽中最狡猾的,它靠近夏娃,慢慢地,淡定说服并迫使夏娃吃智慧树的果实。接着,她和丈夫亚分享了果实。亚当和夏娃立刻意识到自己是赤身露体的,便用无花果叶缝的带子束身。他们违背了神的命令的报应很快会到来:夏娃被诅咒要忍受怀孕、生产和抚养孩子的痛苦,还要屈从于她的丈夫。亚当的惩罚是:他必须在大地上劳作来生产粮食,人类的生命现在将以死亡结束。更重要的是,亚当和夏娃被驱逐出伊甸园。

整个人类发端以来,所有的问题最终归结起来无非是生死的问题。宗教能以来生来世另一个世界,灵魂不朽的方式去面对这个话题,哲学不能。哲学要超越人自身有限性,去面对无限的问题

1.3、怎么学哲学

学哲学只能通过学哲学史来学习,无非是把前人走过的路都走一遍,然后去开创你的道路或者选择一条适合你的道路,学哲学史就是学哲学家的思想,但是读哲学家的书往往灰色难懂(列宁说读黑格尔的书是治疗失眠最好的药)。为什么?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个道是说不出来的,哲学家却一定要去说这个不可说的东西,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体会,通过他写的东西了解他的思想很难,哲学家要表达的东西在语言文字之外,所以要求我们必须了解他要解决什么问题?熟悉哲学家的术语,沿着哲学家的思路,理解哲学家的思想

1.4、西方哲学的特点

希腊人哲学思维的特点:(1)偏爱非个人性的,更关注带有普遍性的东西。(2)试图给事物的存在找出合理的原因

2、哲学的诞生

2.1、希腊思想的起源

哲学诞生于古代希腊。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希腊人堪称哲学的民族。他们不仅奠定了西方思想、概念和体系的基础,从而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而且提出并讨论了几乎所有的哲学问题。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从时间上说,希腊哲学从公元前 6世纪左右开始形成,一直延续到公元6世纪初,前后一千多年。公元 529 年,皈依了基督教的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封闭了最后一所柏拉图学园,通常人们以这一年作为希腊哲学终结的标志。就其历史而言,希腊哲学经历了希腊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人们有时也称这一时期的西方哲学为古希腊罗马哲学”,实际上这是不确切的。罗马人并没有给哲学贡献什么新的内容,所谓“罗马哲学”不过是希腊哲学的延续而已。

一般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必须克服来自外在的和内在的两方面的限制:外在的限制是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他必须通过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求得生存,而人类克服外在自然之限制的根本方式就是以社会性的存在对付自然的挑战,这就形成了所谓内在的限制。为了在自然中生存下去,人类结成了社会,而宗教、神话、宗法、伦理等成文与不成文的规范就成了维系人类社会存在的纽带,这些东西既可以是一个社会保持其存在的支柱,同时也最终会成为社会进步和新思想产生的阻碍。由此可见,希腊理性的诞生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希腊文明的“中断”,这一中断使希腊人比较少地受传统的限制和束缚,使新思想的产生和传播有了一个比较自由的空间

2.2、希腊哲学的基本特征

希腊哲学的主题是获得关于宇宙万物的必然性或规律的知识:在他们看来,宇宙万物的主宰不是宙斯,因为即使众神也要服从命运和必然性。人世间的战争源自诸神之间的争吵,而诸神之间的争吵则是连宙斯也控制不了的命运。尽管希腊人承认一切都是由命运和必然性所决定的,但是他们并不因此就对命运采取放任自流漠不关心的态度,而是义无反顾地逃避或抗争

希腊哲学的经验主义:希腊哲学的时代不是建构理论体系的时代,而是探索的时代,哲学家们从事哲学思考的目的不在于建立体系而在于解决问题。因此,希腊哲学在方法上就具有某种“经验主义”的特征

3、苏格拉底的问题

希腊哲学的繁荣时期是“雅典时期”,大体上指公元前 5 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40年代马其顿统一希腊以前的一百多年在这一时期希腊城邦制从繁荣走向衰落,而希腊哲学却达到了它的鼎盛。这一时期哲学的主要代表是具有师承关系的三位哲学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 469一公元前 399)出生在雅典做过阿那克萨戈拉的学生阿尔克劳的学生。阿那克萨戈拉有一项功绩就是将哲学从外邦带回了希腊本土,带到了雅典。苏格拉底与孔子、释牟尼和耶稣等人并称人类的导师,他虽然没有写过什么哲学著作,但却以他的言行对西方文明产生了至今难以估量的深刻影响。有人可能会问,既然苏格拉底没有写过哲学著作,我们如何能够了解他的哲学思想?主要通过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和同时代人的回忆和记录。柏拉图的哲学写作采取了对话的形式,其中绝大多数对话的主角都是苏格拉底。当然,由此亦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在这些对话中,究竟哪些是苏格拉底的思想,哪些是柏拉图自己的思想?实际上,这是很难区分的。学术界一般将柏拉图早期的一些主要讨论伦理学问题的对话称之为“苏格拉底对话”,根据其他的一些证据例如亚里士多德的记述,梳理出苏格拉底本人的思想

3.1、智者运动

所谓“智者”,古希腊语为 sophistes,原本泛指有智有识有才之士,例如“七贤”,雅典最早的改革家梭伦和哲学始祖泰勒斯都名列七贤。但是到了公元前 5世纪时,“智者”一词则专指一批收费授徒、重点教授修辞学和论辩术并以此为职业的教师。智者的出现是雅典民主制的产物。城邦民主制度意味着话语具有压倒其他一切权力手段的特殊优势。话语成为重要的政治工具,国家一切权力的关键,指挥和统治他人的方式。于是,修辞学和论辩术便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智者的角度说,他们关心的只是论的效果,至于真假、善恶,是非、曲直,他们是不管的。不但不管,为了赢得更多的学生,他们还有意模糊是非善恶的界限,声称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善恶是非,只要你掌握了论辩的技术,你就是是非善恶的标准。所以他们经常允诺说,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帮助你说服他人。这就是说,智者可以帮助你证明煤是黑的,雪是白的,也可以帮助你证明煤是白的,雪是黑的。当然,智者的确使雅典的政治生活越来越不正常,但是政治生活不正常的根本原因不在智者而在于民主制的衰落。不过,智者的泛滥的确进一步加速了民主制的衰落。

这也就是为什么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把智者当作批判对象的原因。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智者们声名狼藉,俨然就是哲学的“敌人”,以至于“智者”这个概念一向都被看做是“诡”的同义语,直到黑格尔才恢复了智者的本来面目,开始比较客观地评价智者的地位

3.2、苏格拉底之死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以引进新神、毒害青年的罪名被雅典公民大会判决服毒自杀。苏格拉底之死,一般都认为是标榜典范民主的古希腊城邦文明的一大污点,甚至是批判者反对民主政治的头号素材

表面看来,苏格拉底提倡的原则即使不是反民主制的也是非民主制的,至少在雅典人看来是这样的。城邦民主制的基本原则是每一个公民都有参加政治生活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是说,他们用不着学习就天生票赋正义感,就知道怎样决定城邦的大事,这可以说是雅典民主制的根本原则。然而苏格拉底可不这么看。他认为雅典之所以衰落了,根本原因就在于民主制的原则出了问题。正如做鞋子的工匠必须懂得做鞋子的知识一样,管理城邦也需要专门的知识。如果让不懂得治国的民众决定城邦大事,不可能治理好城邦。所以,苏格拉底鼓吹专家治国论。但是,雅典人无论如何难以接受苏格拉底的理论,因为那完全违背了民主制的基本原则。显然,这种专家治国论与城邦民主制是相互矛盾的。

苏格拉底属于那种实践哲学家,他一生探索真理,虽然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但却留下了许多故事。使生苏格拉底死,使死苏格拉底生的,就是他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在城邦民主制度衰落的背景下,苏格拉底试图通过知识来挽救雅典。在他看来,对任何事物,我们只有具有了知识才能知道怎样做和做得更好。所以,他给自己安排的工作就是在任何一种公共场合与人交谈,刺激人们的求知欲,让人们知道自己是无知的。他自比牛虹(hong),说雅典这匹马太迟钝了,需要有人时不时地刺激它一下。在某种意义上说,苏格拉底企图通过自己的死来唤醒雅典人的良知,雅典人后来也的确觉悟了,为苏格拉底平了反,也惩罚了起诉苏格拉底的人:按照雅典的法律规定,你起诉他人如果败诉,你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换言之,你起诉别人,如果别人没有问题,那就是你有问题。可惜的是,即使雅典人觉悟了,也仍然无能为力。苏格拉底的思想集中表现在“德性即知识”的学说之中。

3.3、德性即知识

对苏格拉底而言,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德性是人之为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给了每一个人,因而人人都具有德性。但是说人人都有“德性”,并非指现实地拥有,而是潜在地拥有。换言之,人并不是生来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实现出来,成为现实的和真正的善。所以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此,他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的结论。在苏格拉底看来,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没有人志愿追求恶或他认为恶的东西,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因而每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无知识的事情上则是恶的。

4、柏拉图的“洞穴”

柏拉图早年喜爱文学,写过诗歌和悲剧,并且对政治感兴趣,二十岁左右与苏格拉底相遇,回家把诗稿统统烧掉,从此醉心于哲学研究。苏格拉底之死,使他对城邦完全失望,于是离开雅典到埃及、西西里等地游历,寻求治国安邦的灵丹妙药,时间达十多年之久。公元前 387 年,已届不感之年的柏拉图回到雅典在城外西北角一座为纪念希腊英雄阿卡德穆而设的花园和运动场附近创立了自己的学校学园。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academy)因此而得名。柏拉图学园一直延续了900年之,要不是在公元529 年被皈依了基督教的罗马皇帝封闭了的话,也许今天还在招生呢。

“洞穴”比喻出现在《国家篇》(汉译为《理想国》第七卷中,内容是这样:假设人类居住在一个洞穴之中,有一条长长的过道通向外面。人类从一开始就住在这里像徒一样双腿和脖子都被锁链锁住了所以他们不能回头,只能看到眼前的洞壁。在他们之后有一堆火在燃烧,在火与因徒之间有一条路和一道矮墙,简直就像是木偶戏的舞台。沿着矮墙,有一些人举着各式各样动物和人的雕像走来走去,火光把这些雕像投射到洞壁上,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影子。由于那些囚徒生来就不能转身掉头,所以他们就把洞壁上的影子看做是真实的存在。假设有一天,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有一个囚徒挣脱了锁链,他回过头来,看到了火光,最初他的眼睛不习惯光亮,当然很痛苦,他会认为他所看到的不是真实的存在。但是当他习惯了之后就会发现过去被看做是真实存在的东西不过是影像,眼前的东西才是真实的。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明确区分了现象与本质,主张摒弃感觉经验,以思想把握真理,既奠定了西方哲学此后两千多年的基本思路,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哲学问题,例如本质与现象、一与多、一般与个别、共相与殊相、理性与感性等等。

4.1、理想国

柏拉图政治学说的出发点是寻求正义,这应该是一个城邦(国家)秩序井然稳定发展的基础。
在柏拉图看来,人的灵魂由理性、激情、欲望三部分构成,正义的人必须让理性统治激情,由激情抑制欲望。个人是缩小了的国家,国家是放大了的个人。所以,国家的三个阶层即统治者、武士和生产者,它们各自的德性应该是智慧勇敢和节制。统治者的职能是依靠智慧,理性地管理国家;武士的职能是发挥激情,勇敢地保卫国家;生产者的职能是节制欲望安分守己努力劳动。如果这三个阶层各自具备了自己的德性,各司其职,不相懵越国家就达到了正义,否则便是不正义。

4.2、两个世界

把事物的本质—理念,与事物分开并且以理念为存在的根据,是柏拉图哲学的基本原则。
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柏拉图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

他的目的是要人们去关注众多、相对、变动、暂时的事物之外的那个单一、绝对、不动、永恒的理念,并且从中获得真正的认识。例如,人们要获得美的认识,就不能靠美的人物、美的雕像、美的建筑、美的风景或美的图画等事物,因为它们总是相对的,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永远美丽,只有去把握美自身即美的理念,它才是永恒的、绝对的无限的

5、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不过他的观点却与老师不同。亚里士多德将柏拉图的问题称做“分离问题”即理念与事物的分离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他认为分离于事物之外的理念是不存在的,事物的概念与事物本身不可分割,原本是一体。在某种意义上说,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深深地渗透着经验的因素,他重新恢复了被柏拉图抛弃的自然哲学的地位,以至于在他流传下来的著作中,自然哲学方面的著作占了百分之八十。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5.1、科学分类

亚里士多德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全面系统地为科学知识分类的哲学家思想家。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亚里士多德说到“科学”的时候,他所指的也是“哲学”。在他的时代,甚至直到两千多年后的 18 世纪,哲学与科学还是同义语。不仅许多自然科学家的著作冠以“哲学”的字样,如牛顿的物理学著作叫做《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甚至有些科学试验的仪器还被称为哲学仪器。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希腊人意义上的知识或科学与我们所说的知识或科学是不同的。我们所说的科学通常指的是科学技术,它们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这样的科学对希腊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按照希腊人的观念,宇宙自然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有机整体,自然是神圣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因此,他们的确主张认识自然认识自然的本性,并且把这种认识看做是人的使命和最高的境界,但是却没有“改造自然”的观念。自然不能“改造”也不应该“改造”,那将使神圣的活生生的自然失去生命。其实不仅是希腊人,古代各大古老文明都具有类似的朴素观念,所谓“改造自然”的观念是近代才产生的。

在《论题篇》中,亚里士多德以知识的目的为依据,将科学或知识分为三大类,每一大类又分为若干类:
1.“理论知识”(theoretike)是为着自身而被追求的知识,包括“物理学”,“数学”和“第一哲学”;
2.“实践知识”(praktike)是为着行动而被追求的知识,包括“伦理学”,”家政学”和“政治学”
3.“创制知识”(poietike)是为着创作和制造而被追求的知识,包括“修辞学”“诗学”和“辩证法”

5.2、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一词,最初是由亚里士多德著作的编排者所使用的,用以命名这本著述。“形而上学”(metaphysics)一词,字面义是“在《物理学》之后”(after the Physics)。编排者之所以使用这个词,或许仅仅意指这本著述在著作编排顺序上,是位于《物理学》之后的。同学们应该在学习《物理学》之后,再学习《在<物理学>之后》,也就是《形而上学》。但很多研究形而上学的同学,比如我,就没完整读过《物理学》……)在此之后,哲学家们渐渐开始用“形而上学”一词,来指代亚里士多德所创建的那门学科。尽管有时也用“第一哲学”、“神学”等其他名称,但“形而上学”是更常用的名称。

汉语中这个概念。汉语据《周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将 metaphusika 译作“形而上学”。那么,“形而上学”,如果仅仅从中文理解,就应该是“道学”(与“器学”相对),也就是,“研究无形象的、非物质性的、可以作为规律或准则的事物的学科”。然而,亚里士多德创建的形而上学,却远非“道学”

那么,亚里士多德创建的“形而上学”,究竟是什么?事实上,这是最难回答的哲学问题之一。亚里士多德本人说对象是“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者”。“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者”没有任何玄妙之处,它指一切存在的事物、一切存在者。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一切存在者。各门科学也研究存在者,但各门科学仅研究某一部分存在者,并非一切存在者。比如,数学研究“作为数、量的存在者”,物理学研究“作为物质的、运动变化的存在者”,生物学研究“作为生命、有生命机体的存在者”,等等。那么,我们理应有一门学科同时研究一切存在者,而不局限于存在者的某一部分。我们同时考察所有存在者的分类、结构、相互关系等等。这门学科,就是形而上学。

5.2.1、存在论

众所周知,形而上学以“存在”作为研究的对象,以至于后来有人创造了个概念ontologia(本体论)作为形而上学的同义语

认识事物的关键就在于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定,也就是认识事物的“是什么”,认识“存在”亦当如此,然而实际上我们却不可能像认识具体事物“是什么”那样认识存在“是什么”。因为认识事物“是什么”亦即给事物下定义而所谓“下定义”也就是通过形式逻辑“种加属差”的方式对之做出规定。例如当我们给玫瑰花下定义的时候,首先要确定玫瑰花属于“花”(种),然后就是说明它又与其他的花有什么不同(属差)。显然存在是不可能这样下定义的,因为存在乃是最高的概念,因而既没有与之并列的“属差”,更没有在它之上的“种”。所以,我们是不可能认识存在“是什么”的,只能认识存在是怎样存在的,这就是存在的“存在方式”。存在有两类存在方式,亦即“偶然的存在方式”和“本然的存在方式”。例如我们说“这位建筑师是有德性的”“这位建筑师长得很帅气”它们所表述的就是建筑师的“偶然的存在方式”因为一位建筑师的“本然的存在方式”是具有建筑学的知识,至于他有没有德性,长得漂亮不漂亮,与身为建筑师没有必然的联系。换言之,所谓“本然的存在方式”就是必然为存在所拥有的存在方式。于是,亚里士多德就将形而上学的任务确定在研究“存在”的本然的存在方式上他也称之为“范畴”

普遍一般的形式在现实中虽然不能独立存在,但当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却可以存在于思想之中,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范畴”来表现事物的存在方式。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提出了关于事物的十种描述方式,也就是十个范畴。他并没有说只有这十个范畴,不过这十个范畴的确是最基本的。

如果我们要描述一个人,我们会说
1.“实体”:他是一个人,这描述的是他“是什么”。
2.“数量”:他有 2米高,100 公斤重。
3.“性质”:他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4.“关系”:他比一般人都要高。
5.“地点”:他生活在北京
6.“时间”:他昨天出了
7.“状态”:他住在旅馆里。
8.“动作”:他买了一本书。
9.“所有”:他拥有这本书。
10.“承受”:他深受这本书的影响。
这就是我们用来描述事物存在方式的十个范畴,即:实体、数量性质关系、何处(地点)、何时(时间)、所处(状态)、所有、动作和承受。于是,亚里士多德对“存在”的研究就转向了对存在的存在方式亦即“范畴”的研究

5.2.2、实体论

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提出十大范畴(必然的本质),他认为“实体”作为哲学的最基本的范畴是第一性的和独立存在的,一切其他范畴都必须依附于实体而存在

“实体”这个哲学术语,在英语的翻译上有两个,一个是entity,另一个是substance。前者表示存在着的具体事物,也就是可直观的,譬如现实生活当中的桌子、椅子或手上的书……等等,就是一个实体/entity。后者表示的是,真正持续地存在着的独立事物。一般而言,是处于一种相对抽象的层面上论述的。关于这个争论在哲学史上就有很多的了。譬如,有些哲学家认为实体/substance是物质、精神、上帝、神、心灵、绝对这些……等等。

5.2.3、神学

亚里士多德神学并没有吸收基督教思想的因素,也就是没有三位一体等的思想观念。亚里士多德的神更多是一个“不动的推动者”,既然是“不动的”,那么又怎么“推动”呢?亚里士多德认为神是作为一种“现实”的形式而存在的。万物都有发展自身,完善自身的潜能在里面。神是最完善的,万物是朝着神这种最高级的完善性去发展的。然而,这种“不动的推动者”是不会干预自然的。亚里士多德的神更多的是自然领域的,更像是万物的一种目的,他是最现实的,万物都朝向他自己最完善的形象发展。

5.3、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可以分为有滋养的、感性的、理性的三类,有滋养的灵魂属于一切生命体,它们都有新陈代谢功能。感性的灵魂属于动物和人类,但不属于植物。理性的灵魂是人类独有的,灵魂与肉体溶为一体,对个人来说,人死后灵魂不复存在。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生活是一种积极理性的活动,充满了德行,并为人们努力追求。关于道德或品德,亚里士多德提出德行理论,并将它作为一种中庸之道。在任何情况下,人的行为都有可能不足或过分,这两者都无法构成适当的行为,而德行则介乎这两个极端之间。因此,坚定的勇气既不是率性的放肆,也不是怯懦的退缩。一个人不应该过高地估计自身的价值,同样也不应该妄自菲薄。关于人的善恶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除了受到强迫和出于无知,人的行动都是自发的,他认为一个人可能会故意作恶。对于友谊观,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要想过一种美满的生活,就必须有朋友,在为环境所迫时,可以相互商量和依靠。对亚里士多德而言,友谊就是把自尊延伸到他人。正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你才会爱你的兄弟如同爱你自己一样。虽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伦理学观点现代人基本都能接受,但亚里士多德是在2400年前提出这些观点的,足以说明他对人类哲学史作出的贡献

6、晚期希腊哲学

“晚期希腊哲学”包括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的哲学思想。所谓“希腊化时期”一般指公元前323 年亚历山大大帝去世至公元前 31 年罗马人征服埃及,也有学者主张这个时期从公元前 336 年亚历山大大帝登基开始算起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的希腊哲学,着重于对自然现象,万物起源等问题进行研究,而亚里士多德以后,马其顿王国兴起,亚历山大远征,希腊恬静的国土沦为战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充满危机,哲学家们关心的重点从自然转向到了人,人应该怎么生活,这样的伦理学问题成为了研究的重心,回到了苏格拉底时代,人应该如何安身立命,如何获得幸福的人生。产生了晚期的希腊哲学四大流派: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学派、怀疑主义、新柏拉图学派

6.1、伊壁鸠鲁主义

伊壁鸠鲁(公元前 342一公元前270)生于雅典,到过萨摩斯等地,在那里熟悉了德漠克利特的著作,18 岁返回雅典求学,大约 36 岁时创办了自己的学校,人称“花园”。此后他一直在学校里从事学术工作,终年72岁。伊壁鸠鲁一生撰写的著作据说多达三百多卷,现在仅存残篇和三封书信。
伊壁鸠鲁的哲学体系包括三个部分:研究真理标准的准则学; 研究自然及其生灭的物理学; 研究人生及其目的的伦理学。在他看来,一个人要想获得灵魂的安宁,享受人生的幸福,就必须认识宇宙自然的本性。因而在他的哲学中,准则学和物理学是手段,伦理学则是目的。

伊壁鸠鲁提倡的是个人快乐,也叫“快乐主义”(享乐主义是后期发展的一种误解。)他认为人天生就是趋乐避苦,趋利避害的,所以人生的意义就是追求快乐,达到幸福的人生也是最大的善(好)。所以快乐都是好的,痛苦都是坏的。但是,不是说所有的快乐都应该去追求,所有的痛苦都应该避免,那样就会发展成错误的享乐主义、纵欲主义。应当有所节制。“伊壁鸠鲁说过:‘你若按照本性生活,你永远不会穷;而你若按照人们的观念生活,你永远不会富。’本性要求不多,而人们的观念所要求的则漫无节制

有的快乐是伴随痛苦的,有的痛苦也是伴随快乐的。因为肉体只是现在此刻的瞬间的感觉,不管是吃饭还是看电影还是听歌,还是做运动或者和人打架,都是短暂的,而精神是贯穿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有时候多年前的感觉到今天依然无法忘怀,所以他认为精神上的快乐,比肉体上的快乐更大,精神上的痛苦,也比肉体上的痛苦更大。

伊壁鸠鲁学派认为诸神对人类的事情并不参与(类似《道德经》里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既不会奖赏人,也不会惩罚人,所以向诸神祷告或献祭都是没有用的。增广见闻只是为了消除人在幻想方面的恐惧和迷信。最后,如何能达到这种长久的快乐,伊壁鸠鲁列了四种方法:理解力使我们摆脱烦扰我们的偏见,摆脱空洞的幻想和愿望。它教给我们真正的生活艺术。自我克制以其对待快乐和痛苦的正确态度使我们免受伤害。勇敢则以蔑视死亡和痛苦同样使我们免受伤害;对惩罚的畏惧决不能扰乱我们内心的平安,这要归功于正义

6.2、斯多亚学派

伊壁鸠鲁学派从摇篮时期就遭遇另一学派的猛烈抨击,该学派也一样诞生于公元前4世纪末。它的创立者是芝诺(前334—前262,并非巴门尼德的学生芝诺),但并不叫芝诺学派,而因芝诺在希腊广场的壁画柱廊(“柱廊”希腊文作Stoa)聚众讲学,得名为斯多亚学派。对于“享乐乃是至善之事”,斯多亚学派予以反对,认为“至善在于德行”。两大学派之间的尖锐对立,在几百年间也使罗马帝国疆域内的绝大多数知识人分为两大阵营。《新约·使徒行传》中,使徒保罗在雅典城中遇到了“伊壁鸠鲁和斯多亚两门的学士与他争论”。这两个学派的主要兴趣点并不在于获知宇宙间的终极真理,而在于探究何种生活是真正最值得过的。

斯多亚学派的伦理学是建立在他的自然观上的,他们认为,宇宙是一个活生生的、不断运动的整体,个体从属于这个整体之中。人与自然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自然有自己的运行规则,即逻各斯。这种逻各斯,他们认为是一种温暖的气息,他支配着宇宙的运转。宇宙和人有着内在的同构性。逻各斯支配着宇宙灵魂,也支配着个体的灵魂,所以说个体灵魂要服从于宇宙灵魂,人与自然是和谐一致的。所以说,个体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顺从自然,合乎自然生活是目的。由于逻各斯是理性,是自然地支配法则,因此顺从自然就是顺从理性。在他们看来,我们需要按照义务来生活,所谓义务就是合于自然。而任何非理性、情欲的东西,都是不符合自然,也都是不能干的,所以形成了禁欲主义的思想,对基督教影响很大

伊壁鸠鲁与斯多亚不同,他强调个体的本位。伊壁鸠鲁认为,感性高于理性,只有感觉才是真实的,真理的存在,在于个体的感觉

6.3、怀疑主义

怀疑论者,是处于一种社会变化很快时期,导致的一种思潮。他们认为,不给出一个给定的真理体系,也不对此做出否定的结论,而是处于存疑的状态,他们的做法叫做悬置判断。比如他们提出所谓的怀疑论的十式,如,、
1、观点分歧。同一个现象,人们的看法往往不同,甚至对立,我们没有标准判断谁对谁错
2、无穷后退。当有人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就需要进行论证。但是论证本身也需要论证,导致无穷后退
3、假设武断。为了不让论证无穷后退,就必须假定一个不证自明的前提,但是他是独断。
4、循环论证。当对那个不证自明的独断前提也要进行论证,就会形成循环论证

因此,不要对于一个观点说对说错。但是怀疑论者,并不是在认识论上探讨这个问题,而是在伦理学上。他们既然,没有对错,那么伦理学的命题也没有真正的答案。如,事物的本性是什么?我们要采取什么态度?我们能够从这种态度中获得什么好处?这些问题我们不知道答案。所以说,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动心。一个著名的故事是:

有一次在海上遇到风浪,别人都惊慌失措,他却若无其事,指着船上一头正在吃食的猪说,这才是这人应有的不动心的状态。

7、信仰的时代

通常我们把西方哲学史划分为几个历史时期:古代哲学(希腊学)中古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中古哲学主要包括教父哲学、经院哲学、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间从公元2世纪到16 世纪。我们比较笼统地称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为中世纪哲学目的是突出这个时代的主导精神

前面几讲我们讨论的都是希腊哲学。现在我们转向西方哲学的另个源泉:基督教哲学。一般说来,中世纪哲学就是基督教哲学,或者说是哲学在基督教神学背景之下的特殊形态。

7.1、基督教的诞生

要想了解基督教的起源,一切还得从犹太人说起,那么犹太人又是怎么来的?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不过,根据犹太教的传说,犹太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圣经》中的“创世纪”。根据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传统观点,神创造了天地万物。他在第六天创造了亚当和夏娃,并赋予他们掌管大地的权力。但是,亚当和夏娃却违背了神的命令,在撒旦的引诱下偷吃了禁果,因此被逐出了伊甸园,并来到世界上繁衍生息。因此,他们认为亚当和夏娃是人类的始祖,也是犹太人的始祖。

亚当和夏娃繁衍的后代,在中东地区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并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族群,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诺亚这一代。提到诺亚,这里就不得不提“诺亚方舟”的故事,诺亚是亚当夏娃的第九代后人,根据《圣经》记载,神在创造了世界和人类后,看到了人类的恶行不断增加,便对人性产生了厌恶。于是,神决定发大洪水来清除所有的邪恶,只留下正义的人幸存。

诺亚就是被神选中的正义之人,在神的指引下,诺亚建造了一艘方舟,并在方舟中为他的家人和各种动物储备食物。洪水来临时,只有诺亚一家人和各种动物得以生存,世界上其他的生命都被淹没在洪水中。大洪水持续了40天40夜,人类的罪恶被清洗干净。

当洪水消退时,他们重新踏上了这片土地,亚伯拉罕便在这时出生了,他的父亲是诺亚的儿子“闪”。随着亚伯拉罕的长大,神又看到了人类不断的罪恶,总不能一直清洗吧!于是,神与亚伯拉罕建立了契约,承诺要保护他和他的子孙后代,而亚伯拉罕则被要求遵守上帝的命令,放弃自己的祖国,搬到地中海东岸去生活。这个契约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共识,也是他们教义的核心,它被认为是上帝与人类建立的第一个神圣约定。上帝还承诺,赐给亚伯拉罕和他的妻子撒拉一个儿子,他就是以撒。

后来,上帝的承诺在以撒身上应验了,以撒和他的妻子利百加生了一个儿子叫雅各(Jacob),因为是被上帝选中的子民,所以雅各长大后,上帝赐给他新的名字:以色列(Israel),时间一天天过去,以色列也很给力,前前后后总共生了12个儿子,这些人又继续繁衍后代,不断的扩大家族的人数,也分成了12个大大小小的部落,他们自称是“以色列人”。大概过了400年,有一个以色列人叫摩西,有一天摩西来到埃及,并帮助那里的以色列奴隶,逃离了埃及人的奴役。摩西在神的指引下,带领着那些以色列人来到西奈山,并在此得到神的启示,获得了十诫和其他律法,这也是犹太教最早的教义。

又过了很多年,那12个部落因为各种历史原因,不断的兼并和消失,最后,只剩下了一个犹大(Judah)部落,这里的犹大不是出卖耶稣的那个犹大,而是以色列的儿子“犹大”,经过不断的历史演变,又因为汉语翻译的原因,犹大人也慢慢的被翻译成“犹太人”,犹太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他们也是最早的犹太人。不过,随着各个族群的消失,犹太人也成了唯一留存下来的部落,他们也名正言顺的成了从亚当夏娃到以色列文化合理合法的继承人。随着犹大部落不断的发展壮大,他们形成了独有的信仰体系,就是“犹太教”。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过去的信息传播并不那么发达,后来的基督教徒,经常把出卖耶稣的犹大和整个犹大部落相关联,所以就衍生出了一种说法,就是犹太人出卖了耶稣,其实,他们之间没有关系,还有,耶稣本身也是犹太人。

写到这里,犹太人的形成与发展,基本上就交代清楚了。那么,他们又和基督教有什么关系呢?在犹太人的信仰体系中,因为是神和他们的祖先亚伯拉罕签订的契约,只有他们才是神的选民,其他人是得不到神的庇佑的。所以,犹太教只传犹太人,不传外邦人。而且,直到今天,犹太教还在等待一个弥赛亚的到来,因为圣经中说道:终有一天,地球会毁灭,你们当中一人,会引领你们去向天国,那里没有战争,没有痛苦。

时间来到了公元30年左右,有一个叫耶稣的犹太人,自称是神的儿子(他口中的神就是造就万物的妥拉,也是犹太教信仰的唯一的神)并在犹太教的宗教背景下招募门徒,很快他便收获了一大批追随者,这时候的耶稣也只是在犹太人中传教布道,并没有接收外邦人,还是按照犹太教的律法约束自己。耶稣宣扬上帝的国度即将到来,并呼吁人们悔改、并彼此相爱。但是,他的这些言行,引起罗马当局和犹太教领袖的不满,认为他是亵渎神灵,挑战宗教权威的异端。所以,便命人逮捕了耶稣,并在几天后将耶稣钉死在了十字架上。然而,三天后耶稣却奇迹般的复活,并在40天后升天。

这就让一部分犹太人更加坚信,耶稣就是他们要等的弥赛亚,因为在《圣经》中,还有一段预言:“神的仆人终将降临,神会将众人的罪孽归罪他一人,他将受到苦难”于是,耶稣显神迹,死而复生就在中东地区一部分人中间传播开来。然而,当时主流的犹太教并不承认耶稣是弥赛亚,认为耶稣死而复生的故事就是编出来的,他的追随者就是异端。所以,最初形成的基督教,遭受到了犹太教非常严酷的打压。

时间来到公元40年,有一个叫保罗的犹太教信徒出现了,根据《新约》记载,保罗出生于元年前后,他是非常忠诚的犹太信徒,严格的遵守教内律法,并且,在耶稣死后,他也是打压基督信徒最严厉的那波人。据传说,有一天保罗在去耶路撒冷的路上,突然遇到耶稣显灵,并在耶稣的指引下,得到新的启示,从此便转信耶稣。

从此以后,保罗更是以书信的方式,联系散布在各地的耶稣信徒,不断的通过辩论和宣传,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只要心中有耶,就能得到救赎。在公元49的时候,保罗又召集了最初的那些耶稣信徒,在耶路撒冷召开了一个教内会议,最终,确定了一套自己的信仰体系和神学思想:外邦人不必在遵守犹太律法,便能加入基督教。

至此,基督教开始迅速扩展到整个罗马帝国内外,由于加入宗教的门槛降低,越来越多的信徒加入。而犹太教那边始终固守在民族圈子里,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相比之下的基督教,在随后的200多年的发展中,先是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赦令”,承认其合法宗教的身份,随后又在公元380年被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定为国教。

7.2、教父哲学

教父哲学大约发端于2世纪,终结于6世纪。根据教父们活动的区域和使用的语言,后人把他们划分为“希腊教父”和“拉丁教父”,亦称之为“东方教父”和“西方教父”。从总体上来说,以查士丁、奥里根等人为代表的希腊教父比较注重理性与信仰的关系、注重上帝的“三位一体”、上帝与世界的关系等形而上学层面的问题,而以德尔图良奥古斯丁等人为代表的拉丁教父则更多地注重信仰和伦理、注重人的罪以及救赎等问题。奥古斯丁是教父哲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也是基督教神学的重要奠基者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出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母亲是基督徒,父亲是异教徒,奥古斯丁出生时并未接受洗礼。386年皈依基督教。奥古斯丁皈依基督教的经历被教会誉为浪子回头的典范。他曾作过教师、神父,后升任北非希波主教,后半生忠心耿耿地致力于基督教的传教事业被教会称为“伟大的教父”“杰出的大师”“上帝的使者”。奥古斯丁一生著述很多,《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是他的代表作。

7.2.1、上帝创世说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希腊哲学家所理解的神与基督教的上帝之间的一个显著差别,就在于前者是一个赋形于质的工匠,后者则是一个“无中生有”的创世者。柏拉图描述的神只是创造了事物的“形式”,而事物的“质料”却是原来就有的。圣经中描绘了一个开天辟地的上帝,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上帝言说”的结果。

奥古斯丁对基督教的这种“无中生有”的创世说进行理论上的辩护,他认为希腊哲学家对自然元素的追问不能产生确定的知识,基督徒只需承认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因上帝的仁慈而受造的就够了。

上帝创世既不需要材料,也不需要工具,甚至连时间和空间也不存在,他仅凭语言就足以产生出整个世界。

在谈到上帝创世的具体过程时,奥古斯丁将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学说与基督教的创世说结合起来,他认为上帝首先创造了无形的“种质”,“种质”的复制和展开就产生出有形的万物。但是上帝创造“种质”和有形万物是在“瞬间”完成的。“种质”对于万物的优先性并非是时间上的,而是本质上的、逻辑上的。

为了说明“瞬间创世说”,奥古斯丁还对时间做了新的解释,在他看来,时间并非永恒的和客观的存在,而只是一种主观的知觉。奥古斯丁把这种主观知觉的持续称为“现在”,“现在”不是时间的一部分,而是时间的全部,因为所谓“过去”和“将来”都不过是在现在的主观知觉中对已逝事物的记忆和对将来事物的期望而已。

由于时间只是流逝的事物在主观知觉中的持续,因此在上帝创世之前就既无空间,也无时间,时间和空间是与万物一起被上帝创造出来的,这样就不存在创世之前上帝在哪里、创世之前上帝在干什么的问题了。

7.2.2、“原罪”与“救赎”

在早期基督教神学中,人性论构成了上帝论和基督论之外的第三个重要领域,而基督教人性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原罪”与“救赎”。奥古斯丁早年曾经把罪恶看作是与善良同样具有本质性的实体,后来皈依基督教后认为只有善才是本质和实体,它的根源就是上帝,而罪恶只不过是“善的缺乏”或“本体的缺乏”。上帝作为至善,是一切善的根源,上帝并没有在世间和人身上创造罪恶。罪恶的原因在于人滥用了上帝赋予人的自由意志,自愿地背离了善之本体(上帝)。

由于始祖亚当对自由意志的滥用,导致了人类永恒的罪性,即“原罪”。尽管最初的人性是纯洁无邪的,但是自从亚当堕落之后,人性就被注定成为有罪和邪恶的。作为对原罪的公正惩罚,上帝使人遭受各种生老病死。正是“原罪”注定了人类的先验罪性、邪恶本质和必死命运。这种情况下,只能依靠上帝的恩典,才能使一部分人的意志重新获得向善的能力,摆脱必死的惩罚而获得灵魂的永生。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的救恩已经通过基督代替人类蒙难和死而复活的奇迹而昭示给我们,这恩宠的实质就是把信、望、爱注入我们的心中。上帝在创世之初就已经根据他自己的理由——这理由是我们人类无法理解的“奥秘”——预定了哪些人将被拯救,就此而言,拯救表现了上帝的仁慈,因为它是上帝白白赐予的恩典,得救并非我们自己功德的结果,恰恰相反,我们的一切功德都是上帝恩典的结果;至于那些未被上帝挑选的人,他们应该为始祖所犯的“原罪”而承受惩罚,因为惩罚表现了上帝的公正。

这种决定论的“原罪”和“救赎”理论使得基督教的人性论像上帝论和基督论一样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原罪”是先验的和形而上学的罪,而“救赎”同样也是先验地被预定的。人的自由意志遭到了贬抑,人的邪恶本性使他不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而向善,只有上帝的恩典才能使人重新获得善良意志,并最终得到拯救。

亚当的一次滥用自由意志为什么就会造就人类的永罪?上帝依据什么预定了一部分人将得到拯救?这些神圣的“奥秘”,只能在虔诚的信仰中接受其结果,无法妄用理性来追问其理由。

7.2.3、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

公元410年,西哥特人(日耳曼民族中的一支)劫掠了罗马,使罗马这座不朽之城蒙受了巨大的耻辱。

一些异教徒认为这是罗马多神教的主神对背叛多神教而改信基督教的罗马人的惩罚。

为了回应这种责难,奥古斯丁提出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反驳了异教徒的指责,指出罗马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邪恶的民族,因此西哥特人的劫掠体现了上帝的天惩。

奥古斯丁认为,自从人类祖先亚当、夏娃因犯罪而被贬人间之后,现实世界就被划分为两座城:“一座城由按照肉体生活的人组成,另一座城由按照灵性生活的人组成。”前者是“世俗之城”,它是撒旦的领域,是肉体淫乱的渊薮,在现世中表现为异教徒的生活态度;后者是“上帝之城”,它是上帝的“选民”即预定得救的基督徒的社会,这是一座永恒之城,在现世中代表着它的就是教会。

这两座城并非两个政治实体或社会群体,它们在现实中是交织、混合在一起的,实际上它们只是对待同一个现实世界的两种截然对立的生活态度。这种对峙在一个身上就表现为肉体(魔鬼的采邑)与灵魂(上帝的采邑)之间的对立。在《上帝之城》中,奥古斯丁把柏拉图的感觉世界和理念世界的对立进一步发展为肉体与灵魂、人间与天国的对立。

7.2.4、“光照说”

奥古斯丁在认识论上综合了柏拉图的回忆说和亚里士多德关于积极能动的理性灵魂的观点,提出了“光照说”。他将恩典和真理说成是源之于上帝、见之于我们心灵的理性之中的东西。他把上帝比作真理之光,把人的心灵比作眼睛,而把理性比作心灵的视觉,正是上帝的光照使心灵的理性看到了真理。他认为,由于灵魂本身就是上帝创造的,因此在被造的心灵中已经潜在地包含着真理的成分,这种观点与柏拉图的回忆说有几分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奥古斯丁认为理性对于真理的认识不是通过感觉经验的刺激,而是依照上帝的光照。按照这种“光照说”,只有在虔诚的信仰中,上帝的光照才会显得通明透亮,而神圣的真理也只有在灵魂摆脱肉体之后才能最终被认识。

7.2.5、上帝存在的证明

奥古斯丁不仅通过“原罪”与“恩典”学说表达了一种神正论思想,而且也试图用理性的方式来证明上帝的存在。虽然他强调基督教真理的奥秘性,但是他与极力贬抑理性的德尔图良不同,在保证信仰至上性的前提下,并不拒绝运用理性来为信仰提供支持。他是教父派中最早尝试用理性来证明上帝存在的人之一,他把基督教称为真正的哲学,认为上帝的智慧已经铭刻于《圣经》之中,而信仰的特点就在于“以赞同的态度思想”来对待表现在《圣经》和各种教义中的基督教真理。因此他坚持“相信,然后理解”的基本立场,在坚持信仰至上性的前提下承认理性的作用。

奥古斯丁认为,运用理性来证明上帝存在的方法有三种:一是通过宇宙的秩序,二是通过万物的等级,三是通过人心的内省和思辨。前两者都属于宇宙论证明,后者属于本体论证明。奥古斯丁对前两种证明方法都不太感兴趣,他主张用第三种方法证明上帝的存在。

他的论证过程是,凡存在于记忆中的东西,都有着事先的原因,我们对上帝的认识也是如此。我们平时只要一听到人们说起上帝,马上就能在心中想起他来,可见关于上帝的观念是早就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中的。而这个上帝的观念必定是一个外在于我们的某物事先放于心灵中的,这个某物作为原因要比作为结果的心灵更加优异或伟大,我们将其称之为真理,而真理本身就说明了上帝的存在。

从这个证明中,我们既可以看到柏拉图回忆说的影响,也可以找到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思想渊源。

8、人的发现

8.1、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一词最先是由意大利艺术史家乔治奥瓦萨里在其《意大利艺苑名人录》的序言中提出的。该词源自意大利文“Rinascita”,一般写为法文“Renaissance”,意为再生、复兴,中文译作文艺复兴”。这里所说的复兴主要是指复兴古典文化,即古希腊罗马文化。当时一些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提出“回到希腊去”的口号,声称要重“文艺新振兴已湮没的古典文化,使之“再生”复兴”由此得名。核心是人文主义

其实,文艺复兴并不是对希腊和罗马文化的简单重复与再现,新兴的资产阶级之所以打着古典文化的旗帜,是将之作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旨在冲破中世纪的禁锢。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和有力武器是人文主义。它主张社会生活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反对以神为中心;提倡人权,反对君权,推崇个性自由和解放,反对宗教的桎梏;主张发展科学,探索自然和社会奥秘,反对教会愚民说教。可以说,文艺复兴是一场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的思想解放运动

1.文学成就

(1) 但丁: 被称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他的《神曲》以梦幻文学的形式,通过对幻游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界过程中遇到的各类人物的描写,抨击了教会的贪婪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歌颂了自由的理性和求知的精神

(2)彼特拉克: 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位人文主义者。
他的《歌集》歌颂了对恋人劳拉的爱情,摆脱了教会的禁欲主义束缚,表现了人文主义者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

(3)薄伽丘: 其代表作《十日谈》以通俗的格调,批判封建社会阶级不平等和男女不平等,反映了新兴市民阶级对禁欲主义的反抗。

(4)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17世纪他写了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等,代表他创作的最高成就。

2.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成就

(1)达芬奇: 著名画家、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其代表作《蒙娜丽莎》是一副肖像画,作品提示了画中人物的微妙心理,蕴含着对新时代新生活的喜悦。

(2)米开朗基罗: 著名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他塑造的形象刚健雄浑、豪放宏伟。代表作有雕塑作品《大卫像》《摩西像》,壁画《创世纪》和《末日审判》

(3)拉斐尔:杰出的画家和建筑师,被称为“画圣”以画人像著称,他画的圣母完全是现实生活中一位年轻的洋溢着欢乐幸福的母亲形象。代表作《西斯廷圣母》

8.2、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是基督教在16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代表人物有马丁·路德、加尔文及慈运理等人。一般认为宗教改革始于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结束于1648年的威斯特法伦和约。其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

因信称义是德国神学家马丁·路德的神学思想核心。他认为,基督徒之所以是自由的,是因为他们“因信称义”,不再受善功律的支配,他们通过自己的信仰而与基督建立了新的个人关系。灵魂的得救不是教会的工作,是上帝把恩赐给了他的信仰者。因此,信徒不必依靠教会极其繁琐的宗教礼仪,只凭对上帝对的虔诚信仰就可以得到灵魂的拯救。
“因信称义”是对天主教会所宣扬的“行为称义”的否定,这种思想也有利于培养新兴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

宗教改革的社会背景就是当时的教会腐败以及政治上的混乱。思想背景是随着中世纪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兴起,对教会的大一统神权与正统神学的统治极其不满,于是酝酿出反教会的市民“异端”思想。市民的“异端”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天主教会神权的合法权威,反映了市民阶级建立“民族教会”或“廉价教会”的愿望,为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历史遗产。

宗教改革直接的要求是消除教会的权威,把奢侈教会变为廉洁教会,而从哲学上看,其内在要求则是由外在的权威返回个人的内心信仰。新的宗教哲学思想是宗教改革的核心。宗教改革的代表运动是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9、主体性的崛起

近代哲学标志着“主体性的觉醒”,近代哲学的创始人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而使笛卡尔成为近代哲学名副其实的创始人的乃是一个哲学命题,这就是:“我思故我在”

9.1、方法论

笛卡尔对经院哲学的逻辑方法与科学的数学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在笛卡尔之前,经院哲学使用的方法主要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他称之为“旧逻辑”。笛卡尔并不完全否定亚里士多德逻辑的作用,只是在他看来旧逻辑只能用来推理分析已知的知识而不能获得新知识。数学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它虽然具有清楚明白无可置疑的确定性,并且能够推演出新知识来但却只研究抽象的符号,而不研究知识。于是,笛卡尔设想了一种包含这两种方法的优点而避免了它们的缺点的新方法,它既推理严密又能获得新知识。为此,他首先提出了四条方法论原则:

第一条:“决不能把任何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其为真的东西当作真的加以接受,也就是说,小心避免仓促的判断和偏见,只把那些十分清楚明白地呈现在我的心智之前,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放进我的判断之中”。笛卡尔首先确立了理性的权威,主张以理性来检验一切知识,并且确定了检验的标准:清楚明白,无可置疑。

第二条:“把我所考察的每一个难题,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而且适于加以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这就是近代自然科学和哲学中流行的分析方法,亦即从个别、特到一般,将对象分解为不可再分的基本性质。

第三条:“按照次序引导我的思想,以便以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上升到对复杂的对象的认识,即便是那些彼此间没有自然的先后次序的对象,我也要给它们设定一个次序”。这就是“综合方法”,即从抽象的一般上升到具体的个别,在理论上重现事物之整体的真实本性。

第四条:“把一切情形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尽量普遍地加以审视,使我确信毫无”

这四条方法论原则灌注了一种批判的理性主义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在此基础上,笛卡尔建立了他的“理性演绎法”。一般说来,笛卡尔的理性演绎法包括两个部分,即直观和演绎。所谓“直观”既不是感性直观也不是神秘的直觉而是“直观”它是一个清晰而周详的心灵的无可置疑的概念,仅仅由理性之光突然而出;它比演绎本身更确实可靠,因为它更简单,虽然演绎也不可能被我们错误地使用。所谓演绎”就是从业已确知的基本原理出发而进行的带有必然性的推理。由此可见智直观的作用是为演绎提供进行推理的基本原理,演绎就从这些基本原理出发,形成一个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推理过程,最终形成科学知识的体系。笛卡尔认为,他的“演绎”与经院哲学的演绎法不同,是一种能够产生新的知识、形成科学体系的新方法。因此,笛卡尔要求哲学的基本原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它们必须是明白而清晰的,人心在注意思考它们时,一定不能怀疑它们的真理”;
第二,“我们关于别的事物方面所有的知识一定是完全依靠那些原理的,以至于我们虽然可以离开依靠于它们的事物,单独了解那些原理,可是离开那些原理,我们就一定不能知道依靠于它们的那些事物”。
笛卡尔称这些基本原理为“天赋观念”。“天赋观念”是卡尔哲学乃至唯理论哲学的基础

于是,笛卡尔以怀疑为武器给予已经漏洞百出的经院哲学以毁灭性的打击。不过,他的怀疑不仅是破坏性的,而且是建设性的。就像阿基米德要求一个牢固的支点来撬动地球一样,笛卡尔要运用怀疑来寻求一个无可置疑的依据,以此为基础建立一座知识的大厦。所以,他的怀疑与怀疑论的怀疑有所不同:怀疑论以怀疑为目的,而卡尔的怀疑则是一种方法和手段。正是运用这种“方法论上的怀疑”,笛卡尔开始了重建形而上学的工作

9.2、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哲学中最著名的命题之一,在西方哲学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
笛卡尔的思考方法是怀疑主义的,他试图从最基本的感性知识开始,通过怀疑这些知识来达到真正的认识。他质疑了所有传统的观念和信仰,并且只相信那些可以被自己的理性所证明的东西。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唯一不可能被怀疑的一个东西就是“我思故我在”,因为在怀疑的过程中,有一个思考者在进行怀疑。即使其他方面都被怀疑了,这个思考者的存在还是不容置疑的。因此,他得出结论:“Cogito, ergo sum.”(我思故我在)

注:其中“我”指代的是思维主体,即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意识、理智和思维能力。这个“我”并不是指身体或其他物质实体,而是精神实体,也就是思维主体的本体。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思故我在”强调了思维主体的存在和价值,认为它是不可分割的精神实体。所以这个命题可以翻译为:因为我能思考,所以存在一个思考的精神实体。而不是我思考,所以我存在的意思,高中必修三课本上把这句话主观的归为唯心主义就是一种谬误。
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目的,是旨在从自身存在的角度出发,探讨人类是如何认识自身和世界的。所以我思故我在属于哲学中存在论的部分

10、大陆理性主义

三大理性主义者:莱布尼茨、笛卡尔、斯宾诺莎

10.1、斯宾诺莎

巴鲁赫·德·斯宾诺莎(1632-1677) “一般的哲学是从被创造物开始的(研究自然),笛卡尔是从心灵开始的,我则是从神开始的(神圣的必然性)。”
“事物被我们认为是真实的,不外两个方式:或者是就事物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及地点的关系中加以认识,或者是就事物被包括在神内,从神圣的自然之必然性去加以认识。”

10.2、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1646-1716)提出哲学始终面对的两大迷宫:自由与必然之间的矛盾;不可分的点与连续性之间的矛盾。莱布尼茨认为实体是无限多的,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不可分割性。有广延的东西可以被分割,且依他物而被知,不具有自足性,而实体是自足的,依自身而被知,因此不是具有广延的东西,也就不可分割。实体也被他称作“单子”;

2、封闭性。因为每一个单子必然自足,不依他而存在,所以单子之间没有交互作用,“单子之间没有窗户。”

11、 经验论

经验论重视实验科学,以“心理论”的方式构建体系,往往按照“经验—观念—知识”的模式。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我们无法超脱出感觉经验去认识世界。

11.1、洛克

洛克(1632-1704)经验主义唯物论 《人类理智论》。反对“天赋观念”的存在,提出“白板说”,人的心灵一开始就是一张白纸,外部事物通过外感官印在这张白纸上,产生经验,它变成观念再变成知识;同时人还会通过内感官来反省,形成另一种知识或者处理原有的知识。外物到经验:物体的性质分为“第一性的“

经验论必然导致的两个难题:

1、经验从何而来?能不能超出经验去认识引起经验的那个东西?

2、感觉经验总是个别的、偶然的、相对的,那末以感觉经验为基础的知识怎么会有普遍性与必然性?(经验重复一万次还是经验,黑天鹅的例子)

11.2、贝克莱

贝克莱(1685-1753)非物质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维护宗教 《人类知识原理》 在认识中,只存在感知观念的心灵(主体)和被心灵感知的观念(客体)

大前提:观念的存在在于被感知

小前提:物=可感物=观念的集合

结论:物的存在即被感知(物存不存在取决于我的心灵有没有感知到物)

之所以用“观念”而不用“事物”,是为了反对心外有物的唯物主义,他不是想把事物变成观念,而是想把观念变成事物,即维护观念的客观实在性。贝克莱的“存在即感知和被感知”并不是我感知到就存在、感知不到就不存在的唯我论,而是说这个世界以观念的形式存在(观念并非主观的东西,是客观实在的,我们无非是具有感知这些观念的能力而已),你感知到的只能是观念,不能是别的。但我们的心灵只是去感知这个观念的世界,并没有创造它,在此,贝克莱说一定有一个无限的心灵(上帝)创造了这个观念的世界,也创造了我们有限的心灵,使我们能够感知这个世界。

对比:
洛克:物客观存在——物刺激心灵形成观念——观念组成知识,超出经验去判断经验的产生是由于上帝。
贝克莱:观念客观存在——心灵感知观念——观念组成知识,超出观念去判断观念由上帝创造。

两人关于观念的产生问题都违背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

11.3、休谟

休谟(1711-1776)《人性论》《人类理智研究》人的意识分为观念和印象,人类理智的对象分为观念的关系(关于它的知识是必然的知识,自然界可以不存在三角形,但欧几里得定义的概念上的三角形仍然存在,因为它符合逻辑能够自洽)和实际的事情(关于它的知识是或然的知识,经验重复一万次也是经验,感觉经验只对过去和当下有效,对未来无效),实际上休谟认为人类只有这两方面的知识,其他所有的都不叫知识(特别是形而上学和神学,休谟称之为伪问题,都无法在逻辑和经验上得到证明)。

“在所有的原则里,只有因果观念使人们超出经验去下判断。”因为休谟认为人只经验到了所谓的“原因”与所谓的“结果”,而没有也不可能经验到这两者之间的所谓的必然的因果联系,因此,人们说的因果联系实际上只是一种习惯性联想,是超出经验范围所下的一个判断。比如看到A之后看到B,多次这样之后便认为A是因,B是果,再比如巴甫洛夫的狗,狗认为铃铛是因,食物是果。但这样的习惯性联想对人来说十分重要,它让人对世界产生秩序感,从而适应世界,“习惯是人生伟大的指南”

12、社会政治理论

一种社会制度应该建立符合人的自然本性,那个时代的两个核心概念:自然状态、社会契约。

12.1、霍布斯

霍布斯(1588-1679)的国家起源学说: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自私的,为了利益,人与人之间会发生分歧、争端、争斗乃至战争,当人们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时,每个人的利益都会受损,这时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制定出一些道德准则来,但是道德毕竟是软弱的,所以人们便相互约定,把他们的自然权利转让出去,交付给一个人或由一些人组成的会议,把大家的意志变成一个意志,由这个意志来限制暴力、调解争端,保护大家的利益。“国家的产生是通过人们相互之间订立契约,把全部权利交付给一个人或一些人组成的会议而实现的。”(国家就是利维坦,至高无上)

12.2、洛克

同意社会契约论,但认为人们订立契约、建立政府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然权利,所以人们并非像霍布斯所说的将全部自然权利都交给专制的政府或君主,他们放弃的唯一的自然权利只是维护自然法,惩罚犯罪者的执行权。人们拥有人民主权,如果政府不能维护好订立契约者们的自然权利,人们就可以群起推翻之。为了防止君主专制,提出权力分散、互相制约的学说。

12.3、孟德斯鸠

一切存在物都有它们的“法(规律)”,人类的法是“根本理性”,所谓“法的精神”就是指作为一般的普遍的人类的法与一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宗教、民族、文化等等方面)相结合(地理环境决定论),由此产生了不同的政治体制。

认为人类历史上存在过三种政体:共和政体(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由一个人执政,不过参照固定的法律,英国君主立宪制就是典范,孟德斯鸠倾向于它)、专制政体(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与性情领导一切)

自由: “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哦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同样会有这种权利。”

在人们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过程中出现的法律绝不是为了限制人们的自由,而是为了保障人们的自由,法律为社会人的活动划定了一条底线,允许人们在这条底线之上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自己的幸福

12.4、卢梭

卢梭(1712-1778)把“人所形成的人”即社会人与自然人加以比较,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基础和不平等的起源。

在自然状态下,人人自由平等,人类的不平等源自私有制的产生,后来出现的国家加剧了这一不平等状态。启蒙思想家认为人只要大胆地使用理性,提倡科学与知识进步,社会就会不断进步,但卢梭则认为社会越发展越不平等。卢梭认为迄今为止一切社会制度都以人失去自由平等为代价,唯有合理的社会契约制度能保留人们的自由与平等,这样的制度的要旨就在于“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在这样的社会里,不存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法律、决策、政策、规则、制度等等依“公意”(公共利益的代表,是从作为个人意志总和的“众意”中除掉相异的地方而剩下的相同的部分)来制定。

13、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一、康德哲学面对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和“知识”相关的问题)

1、理性的危机:经验论和唯理论(与精神世界无关的物质世界里的有关事物属性的知识无法进入人的精神里)没有做到证明科学知识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

2、自由的失落:启蒙思想要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但当时的科学主义渗透到哲学乃至一切学科的研究里,导致哲学里决定论占据上风(即人、社会、自然都服从于自然法则),这就使自由失去了自己的地位。

3、形而上学的名存实亡:形而上学想成为科学但是没有成为。康德认为形而上学体现的是人类理性试图超越自身有限性,通达自由境界的一种理想,但假如形而上学试图成为一种科学,去探索那些普遍性必然性的法则,那么就与这个理想背道而驰了。

问题总结:在一个严格受自然法则限制的世界上,人有没有自由?有没有不同于其他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与尊严?

对康德影响最大的两个人:休谟,打破了康德的独断论迷梦,独断主义/独断论(dogmatism):没有对理性的认识能力进行深入的考察,就武断断定的哲学理论;卢梭,让康德改变过去的看法,认为真正体现人的价值与尊严的不是知识与理性,而是人的道德水平。

二、康德哥白尼式的革命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困境是:如果知识必须建立在感觉经验之上,就不可能有普遍必然性;如果有普遍必然性,就必须是先天的,不可能来源于感觉经验。两者达成共识——从感觉经验不可能探索出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的科学知识。

但现有的科学知识(牛顿物理学和欧几里得几何学)却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前人在这里无计可施,而康德参照了哥白尼颠倒人们关于太阳围绕地球公转的成见,提出:不是知识必须符合对象(意味着知识具有普遍必然性),而是对象必须符合认识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康德一方面承认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一方面认为主体具有加工整理感觉经验的先天认识形式(独立于经验同时作为经验的先决条件,对象符合这种先天形式,也就意味着加工出来的知识具有普遍必然性),而由此形成的科学知识也就同时具有经验内容与普遍必然性了。

不可知论:一个难题随着这种逆向的哥白尼式的观点而来,即所谓的“先天知识形式”限制了我们的认识能力与范围,我们认识到的只是事物那符合我们的先天形式的那一方面,而无法认识事物的整体面貌——物自体不可知,康德在此区分了一组概念,erscheinungen/appearance(显现)& dinge an sich/things in themselves(物自体),这种不可知论打破了形而上学探索世界的终极原因的理想。但随即,康德就把这个看似消极的结论转化为了一个积极的论证出发点:在现象界中,一切事物都受到限制,没有自由,但物自体却不受任何先天认识形式的限制,我们可以从逻辑上假设erscheinungen是自由的,这就为伦理学和道德留下了追求自由的机会。“我必须限制知识(科学-纯粹理论理性),以便为信念(伦理学-纯粹实践理性,甚至是形而上学)留地盘”,康德在伦理学和科学中间严格地划分界限,科学只能去认识必然性,不可能使人类得到自由,一旦逾越界限甚至会妨害人类的自由。

“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人是两个世界的成员,一方面是感觉世界、自然的成员,受到自然法则的必定限制,一切都是必然的,没有自由,另一方面是理性世界的成员,可以拥有理性但不必然拥有理性,可以但不必定受理性法则的限制。人之为人还是在于理性,人类应该按照理性法则(体现为道德法则)去做,只有在这个领域人类才拥有自由。

康德为何要为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留地盘”?

康德的三大批判(康德的“批判”指的是分析和考察,对象是理性,这种哲学方法与独断论相对)实际上解决的是形而上学和伦理学问题,在那个科学高歌猛进的启蒙时代,科学主义登上宝座,上帝(宗教信仰,也包括伦理学、道德、形而上学等等)退位,工具理性呈现出压倒价值理性的发展趋势,实际上卢梭已经看出了这种迹象,而康德和他的关注一样,想要去研究科学和理论理性究竟能不能代替上帝,填补人们的精神空虚。价值多元化、道德相对主义出现并在今日成为普遍现象,今天研究康德仍然有现实意义。